房屋局局長何永賢表示,政府希望善用市場力量,提升公私營協作。在私人發展商參與興建資助房屋先導計劃下,私人發展商若願意就其土地做改劃申請,在補地價方面或可有一些優惠,有關單位要以折扣發售。 以下是房屋局局長何永賢11月7日在立法會房屋事務委員會行政長官2022年施政報告政策簡報會的開場發言: 首先多謝主席、各位委員。今次的施政報告我相信大家都看到,房屋方面的政策相當多和豐富,看得到本屆政府十分重視房屋這個項目,亦有不同的短、中、長期措施,希望有效解決房屋問題。我會透過投影片再作一個簡介。 第一,施政報告發表後,大家很留意的是「簡約公屋」。我們的目標是2023至24年開始的五年內推出約30,000個「簡約公屋」。這些短期可以加入的公屋供應,很有效地提供一個較好的居所予現時一些有需要的人士。 另外是大幅增加公營房屋供應。未來十年,即2023至24年到2032至33年這十年內,我們的(公營房屋)需求估算是301,000(個單位),政府其實已覓得足夠土地可以興建360,000個公營房屋單位,所以大家看到數字上是有一些緩衝。 就未來五年來說,即2023至24年到2027至28年的第一個五年,我們可以提供的建屋量為128,000個單位,加上剛才我介紹的「簡約公屋」有30,000個,預計這五年的公營房屋可以達到158,000個。相比之前大家聽過,即2022至23到2026至27年的105,000(個單位)增加了50%。 因為有「簡約公屋」,我們也同時提速、提量地興建傳統公屋,所以我們建議有一個新的公屋綜合輪候時間指數。這個綜合輪候時間指數一方面讓已在輪候公屋、並對「簡約公屋」有興趣的市民,知道輪候時間大約是甚麼情況,也可以更完整地讓大家看到政府在各項政策、輪候時間做到的情況。這個綜合輪候時間和傳統公屋的輪候時間我們會一同發放,所以兩套數字可以讓大家看得清清楚楚。我們的目標是「簡約公屋」陸續出現,四年內綜合輪候時間可以降至四年半。 另外我們也提出(公屋)提前上樓計劃。特首在他競選時已經有這個概念,在這段時間很感謝整個房屋局、房屋署的同事,很努力地檢視了很多項目,看看是否有機會、很具體地看看有多少可以提前上樓。我們預計在2023至24年開始的第一個五年,大概有12,000個單位透過這個提前上樓計劃,可以提前三至18個月上樓。在公屋